这是一篇对SortList运算器的补充。在《Grasshopper完全学习手册》中我们在讲到Sortlist运算器时,对于输入端K的用法用图示的例子进行了展示。在参数化交流群中曾有朋友对输入端A的用法进行过探讨。今天得空,来更新一下这个一年半前的坑。
Sortlist的核心作用是将一组数据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列(当然你可以reverse然后从大到小)。然后根据这个排列顺序,【将模型的顺序也进行二次排列】。所以当我们用介绍过的“悬停大法”查看输入端要求输入的数据类型时,你会发现K端总是要求输入“浮点型”数据,而A端则是“data”类了,也就是“什么都可以”型。
为了演示,我们随机生成20个Box,每一个Box都高度不同,然后根据z区间从小到大排列。同时我们将模型输入A端,利用list item查询一下,发现模型index的顺序(从0到19)也被按照Box从矮到高的顺序重新排序了,这就是我之前说的“将A按照K的排序逻辑进行重新的二次排列”的意思。因此简单的用K对数据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只是初步运用,用A输入端进行模型的排列才是高阶运用。
应用前途:你可以将杆件按照长短或粗细的数值重新将杆件顺序进行排列并标号;如果需要连同杆件上结构构件也一起排序,只需要增加输入端即可,【需注意必须是一个排序逻辑】,只要有了K的排序,你可以二次排序A,B,C,D……无数个输入端。
PS:仅在K输出端进行reverse操作,无法更改排序顺序,无法更改模型二次排序顺序。
电池附件如下。
———————————————————————————————————————————————————————
本文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作者所有
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小黄人君的微信公众账号